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月21日下午在合肥胜利闭幕。现将会议主要精神传达如下:
一、会议概况
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16年2月16日—21日在合肥召开,会期6天。会议共有10项议程,分别是:1、听取和审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;2、审查和批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;3、听取、审查和批准安徽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、批准安徽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;4、听取、审查和批准安徽省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;批准2016年省级预算;5、听取和审议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;6、听取和审议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;7、听取和审议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;8、选举事项;9、通过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部分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副主任委员人选;10、其他。
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应到代表745人,出席代表符合法定人数。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,在皖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出席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委员,以及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。
我市代表团代表58人,56人参加了会议,2人因病请假。代表团共参加四次全体会议,召开7次代表团会议和2次分组讨论会议。代表团全体代表认真践行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自觉强化看齐意识,严格按照会议规定,参加会议和审议。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和我市“十三五”发展,积极建言献策,提出议案建议,提出议事原案17件,建议46件,议案建议的质量和权重均超过往年。
会议表决通过了六项报告决议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决议草案;选举詹夏来、花建慧、梁卫国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;表决通过了省人大部分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副主任委员名单。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学军主持了新当选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。
会议结束时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学军发表了重要讲话,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基本制度,扎实做好新时期的人大工作,为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,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、文化强省、生态强省“三个强省”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局之年、开启“十三五”发展新征程、全面实施“调转促”行动计划攻坚之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。会议议题重大,影响深远,是一次务实高效、简朴节约的大会,是一次催人奋进、鼓劲加压的大会。
二、会议的主要精神
会议的主要精神,体现在会议听取的六项报告和审查批准的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里。
1、关于政府工作报告:省长李锦斌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。报告认真总结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和主要工作。全省人民在党中央、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大力推进“调转促”行动计划,统筹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较好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,全省经济稳中有进、稳中趋好,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2015年,全省生产总值22005亿元,增长8.7%。财政收入4012亿元,增长9.5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54亿元,增长10.6%。固定资产投资23966亿元,增长12.7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8亿元,增长12%。城镇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936和10821元,增长8.4%和9.1%。
报告用精炼的语言,对“十二五”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。过去五年,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,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,省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三个强省、建设美好安徽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,把握大势,保持定力,抢抓机遇,克难制胜,经历了应对金融危机、化解“三期叠加”的严峻考验,展开了适应新常态、推动新发展的实践探索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。这五年,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;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实施、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;改革开放持续深化、社会创造力大幅提升;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、发展支撑力大幅提升;生态保护扎实推进、绿色发展行动力大幅提升;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、民生保障力大幅提升。
报告指出,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。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坚持创新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开放发展、共享发展,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,以增进人民福祉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、文化强省、生态强省,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奋力开创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。
报告指出,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,是全面实施“调转促”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。我们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坚持改革开放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,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,增强持续增长动力,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,确保实现“十三五”发展良好开局。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: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夯实经济稳定增长根基;全面实施“调转促”行动计划,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;聚焦三大体系建设,提升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;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,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;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,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;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,加快脱贫攻坚步伐;加快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,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;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;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新突破;着力保障改善民生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2、关于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。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臧世凯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。报告首先回顾总结了2015年的主要工作。过去的一年,是全省人民奋力创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、实现“十二五”圆满收官的一年,也是法治安徽建设成果丰硕的一年。中央和省委对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和建设作出重要部署,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展现蓬勃生机,全省人大特别是县乡人大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一年来,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在省委正确领导下,以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为引领,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为主线,自觉服务大局,认真依法履职,“创新人大、活力人大、作为人大”建设迈上新台阶,各项工作呈现新局面。
报告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,提出了四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指导性原则:一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,更好服务中心大局;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依法维护人民权益;三要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作用,促进各项工作法治化;四要坚持与时俱进,加强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。报告从推动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、深化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、做好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工作、进一步创新代表工作、加强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五个方面,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。
3、关于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。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,着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,明确了总体思路,就是以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灵魂和主线,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,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、文化强省、生态强省。主要目标是,奋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、质量效益提升、经济总量扩大、人均指标前移、文明程度提高、生态环境改善、制度体系健全。纲要的总体思路、主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安排,都充分体现了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体现了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体现了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意愿。大会认真审议并批准了这个纲要,必将成为引领安徽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。
4、关于计划和预算报告。会议听取了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、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受省政府委托,分别向大会所作的计划与预算工作的报告。召开了计划、预算审查座谈会,对这两个报告进行了预审;举行了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议,对这两个报告进行提出了审查意见。大会认真审查了这两项报告,表决批准计划与预算两项报告。
5、关于“两院”工作报告。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向大会报告省高院一年来的工作。报告着重围绕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,从依法惩治犯罪、维护社会稳定,调节民商关系、服务经济发展,践行司法为民、维护群众利益等7个方面全面回顾总结了去年的工作。2016年,全省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,着力防控风险、服务发展、破解难题、补齐短板,严格依法履职,稳妥推进改革,不断提升公信,夯实基层基础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具体部署是五个着力:着力服务经济发展、着力维护社会稳定、着力保障群众权益、着力推进司法改革、着力加强队伍建设。
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薛江伍向大会报告省人民检察院一年来的工作。报告着重围绕全省检察业务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这个工作业绩,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、着力提升服务大局实效,坚决贯彻中央反腐新要求、始终坚持惩治预防并重,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、不断提升司法公信等6方面,总结去年的工作。2016年,全省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,把防控风险、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、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,扎实推进各项检察改革,切实打造过硬检察队伍,着力推进司法规范化、提升司法公信力。具体工作部署是六个强化:强化态势分析、强化维稳措施、强化责任担当、强化监督意识、强化创新观念、强化自身建设。
三、省委领导在我市代表团讲话主要精神
省委非常关心重视宿州的建设发展。省委副书记李国英,省委常委、省委秘书长唐承沛分别到宿州代表团听取审议和参加讨论。
省委副书记李国英2月19日在听取宿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,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,全省上下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,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坚持改革引领,坚持生态友好,坚持开放合作,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。过去五年间,宿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,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,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可以说,宿州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全省发展的缩影,也更加证明了宿州是一块干事创业的热土。
面对“十三五”的发展目标,宿州更应树立信心,扎实苦干,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。要着力发展县域经济,认真分析把握形势,立足实际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选准发展路径,做好政策配套,实现县域经济体量与质量双提升。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,做到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结合、种养加一体、一二三产融合,充分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;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,做好农村土地流转,推行适度规模经营,积极革新生产关系,促进农民致富增收。要着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完善路网、水网、电网、互联网等,尤其要做好路网建设,彻底打通宿州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,提升通江达海的能力,把宿州的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。要着力打好扶贫攻坚战,做好精准扶贫,实现精准脱贫,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,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,做到精确到每家每户、每项政策,努力将扶贫攻坚工作做实、做细、做好,确保贫困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掉队。
省委常委、省委秘书长唐承沛2月17日在参加宿州代表团讨论时,用五个“新”概括宿州去年的发展成就: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,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,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,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,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。他指出,宿州未来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平台上,一路一带、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,中原经济区建设、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,省委高度重视皖北发展,持续深化南北共建,多重政策红利相互叠加,自身经过长期建设积累,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,全市广大干群心齐气顺,多年积累的能量正在加速释放。今后的工作中,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: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;二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,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势头;三要以城乡统筹为抓手,切实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;四要以脱贫攻坚为重点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;五要以“三严三实”为标杆,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。他最后说,作为在宿州工作过的同志,对宿州有着很深厚的感情,一直关注着宿州的发展。相信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团结带领下,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,宿州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。
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宿州代表团团长张曙光在主持会议时强调,在下一步的工作中,宿州上下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,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的重大机遇,进一步适应把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,认真做好各项工作,努力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。要聚焦“一心一意谋发展,聚精会神抓党建”这两条主线,奏响“狠抓落实实干兴宿”的最强音,以从严治党推动新常态下调转促见成效。以打造“点燃激情,提升效能”升级版,推动干部作风再启航、再转变,引领全市干部践行“四个自觉”,增强“四种意识”,坚定的干、大胆的干、扎实的干、精准的干、绝不回头的干,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