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会发言】加快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 积极融入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
2021年02月04日

绳惠展.jpg

绳惠展委员代表市政协经济委发言


打造千亿级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园,加快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,是我市积极融入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,也是纵深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务实举措。近年来,我市物流市场需求持续增强,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。但在发展过程中,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慢、区位交通优势未有效发挥、供应链弹性不足、产业链协同不强、物流业制造业联动不够等问题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为此,提出以下建议:

一是加快推进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。全力推动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,组建筹备组专班专人推动。深化与京东物流的战略合作,坚持规划引领,加强要素保障,强化用地指标等协调调度,推动粮食物流、商贸物流、冷链物流、快递分拨中心等板块项目前期工作,优化园区配套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加快构建区域型“枢纽+网络”物流运作体系,积极融入国家物流大通道,强化与国家物流枢纽的分工协作。

二是优化物流产业园建设、管理、运营机制。创新产城融合整体开发建设机制,引进专业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企业,实施建、管、运分离,提供规划咨询、土地整理服务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、招商推介、产业发展、金融等专业服务,构建现代化立体仓库,争创国际、国内合作物流产业园。优化项目投资结构,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,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,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投贷组合业务试点。拓宽项目融资渠道,探索建立园区产业投资平台,鼓励民间资本组建联合体,采取PPP模式参与项目投资,适时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创新试点。

三是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。组建区域物流产业联盟,系统整合市域范围内分散的物流资源,组织物流企业有序向园区集聚,加强与现代流通体系的协调发展,提高区域内、跨区域物流规模化组织能力和效率,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,取消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,严格落实国家、省市已出台的物流降成本措施,为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。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,持续改善物流业信用环境,增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战略合作的信心和意愿。

四是增强园区综合服务能力。推动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,普及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5G等科技手段,完善互联互通的枢纽信息网络,提高物流枢纽一体化运作、网络化经营、专业化服务能力,实现供应链、产业链、价值链深度融合。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,积极探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,聚焦产品生产、物流配送、协同制造、开放共享四大关键环节,开展多元化、一体化、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。全力支持阿里巴巴犀牛智造数字工厂等各类智能工厂、个性化定制生产线平台建设,提升智慧产品柔性定制水平,进一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精准化方向发展。

五是优化金融要素支持。发挥政府导向作用,搭建联系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桥梁,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物流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,切实缓解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,开发服务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。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,整合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等信息,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增信支持,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。


(发言人工作单位和职务:市政协委员、砀山县壹度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)